“打破砂锅——问(纹)到底”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一个形象的说法:当砂锅破裂时,裂纹会从锅边一直延伸到锅底,这里的“纹”与“问”谐音,因此逐渐演变成了“问到底”,意味着不断追问直到事情的真相大白。
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黄庭坚的《拙轩颂》,其中有“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的句子,这里的“沙盆”即砂锅,通过打破砂锅来追问,形象地表达了深入追究问题的精神。
在实际使用中,“打破砂锅——问(纹)到底”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追根究底、不断追问,直到彻底了解真相的态度。例如,在讨论问题或解决难题时,如果一个人能够“打破砂锅——问(纹)到底”,那么他可能会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