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全诗?

时间:2025-03-16 04:44:09 伤心文案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篇乐府诗,全诗共16句,前四句为传诵最广的段落。以下是全诗内容及注释:

全诗内容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

逐句解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以“白玉盘”比喻初升月亮的圆润明亮,展现儿童对自然现象的纯真想象。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通过“瑶台镜”(神话中仙人的镜面)进一步描绘月亮的神秘感,体现儿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运用神话元素(仙人、桂树),构建月宫图景,展现古代文人对月神及自然的浪漫化理解。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结合“白兔捣药”的神话传说,赋予月亮以生命活动,体现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转折描写月亮被蟾蜍啃食的负面意象,隐喻现实中的破败与不安。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提及后羿射日神话,表达对光明与和平的向往,与后文“阴精沦惑”形成对比。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以“阴精”(指月亮)的堕落,暗喻社会黑暗,表达诗人对时局的忧愤。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直接抒发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悲怆,奠定全诗的基调。

艺术特色

比喻与神话结合:

通过“白玉盘”“瑶台镜”等比喻,将自然现象与神话元素融合,展现儿童纯真与成人世界的冲突。

情感共鸣:以儿童视角反衬成人忧思,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增强作品感染力。

历史背景

此诗约作于李白青年时期,虽未明确提及具体历史事件,但可从“阴精沦惑”等句感受到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