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七章原文及注释如下: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
述:阐述、传述已有的。
作:创始、创作、创造。
窃:私下、私自。
老彭:商代的贤大夫彭祖。
大意
孔子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制新作,笃信、爱好古代的文化,我私自和老彭相比拟。”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
默而识之:默默地记住。
学而不厌:学习而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大意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知识,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我都没有做到。”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德之不修:品德没有修养。
学之不讲:学问没有讲明。
闻义不能徙:听到正义不能去实践。
不善不能改:有了错误不能改正。
大意
孔子说:“品德没有修养,学问没有讲明,听到正义不能去实践,有了错误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
燕居:闲居在家。
申申如也:形容态度温和、申辩有序的样子。
夭夭如也:形容态度和悦、活泼的样子。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
甚矣吾衰也:我衰老得多么厉害!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
志于道:立志于追求道。
据于德:依据于品德。
依于仁:依赖于仁爱。
游于艺:在学问和技艺中修养自己。
原文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自行束修以上:自己愿意修养身心。
吾未尝无诲焉:我未尝不教诲他。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不愤不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
不悱不发: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方面。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
未尝饱也:不曾吃饱。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子于是日哭:孔子在这一天哭过。
则不歌:就不唱歌。
原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注释
子谓颜渊曰:孔子对颜渊说。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有用我的时候我就去干,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