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简介?

时间:2025-03-18 11:07:53 经典文案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南宋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以下是其生平的详细梳理:

一、早年经历与抗金起义

出生背景

辛弃疾出生于金兵侵占中原的山东历城,自幼目睹汉人受金统治之屈辱,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但心向宋朝,常以“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激励他,培养了其爱国情怀。

抗金起义

时间: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21岁率2000余乡民起义抗金,加入耿京领导的“天平军”。

事件:次年奉表归南宋,后率部南下朝见宋高宗,途中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他率50勇士突袭金营,活捉张安国,归宋后威震朝廷。

二、仕途波折与文学创作

初入官场

归宋后任湖北、江西等安抚使,政绩显著,如平定茶商起义、创建“飞虎军”、主持救荒等,但因主和派打击,屡遭弹劾落职。

长期闲居与复出

闲居时期:

1181年后退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创作了大量词作,风格沉雄豪迈且细腻柔媚,代表作包括《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复出经历:开禧北伐期间,曾任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但因韩侂胄忌惮其抗金主张,再次落职,1207年病逝于铅山。

三、政治主张与历史评价

抗金战略

提出《美芹十论》《九议》,系统分析宋金形势,主张强兵抗金、收复失地,但未被南宋朝廷采纳。

文学地位

开创了豪放派词的新境界,以磅礴气势和深沉情感著称,与苏轼并称“苏辛”。

其词题材涵盖抗金壮志、山河抒怀、人生感慨等,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即事示儿》等。

四、身后影响与纪念

谥号与荣誉:

赠少师,谥号“忠敏”,后追赠“稼轩先生”。

历史评价:郭沫若评价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结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兼具军事才能与文学造诣的复合型人物,其抗金事业与文学创作相互成就,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其词作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