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一下辛弃疾的生平?

时间:2025-03-18 11:07:01 经典文案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南宋时期杰出的抗金将领、文学家,与苏轼、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作以豪放著称,被誉为“词中之龙”。

一、早年经历与抗金志向

出生背景

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占领的山东历城,自幼目睹金人暴政,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但始终怀有抗金执念,常带他“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培养其爱国情怀。

抗金起义

21岁:

组织2000人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任掌书记,参与北伐。

22岁:在济南起义中活捉叛徒张安国,押回南宋。

23岁:率50骑兵于5万金兵中突围,展现卓越军事才能。

归南宋后的经历

初入仕途:

被任命为江阴签判,后任通判、知府,积极训练军队,创建“智勇营”。

抗金策略:撰写《美芹十论》《九议》,提出北伐战略,但因主和派阻挠屡遭贬谪。

二、政治生涯与挫折

主和派与抗金派斗争

辛弃疾主张积极抗金,与主和派主政者韩倜、秦桧等矛盾尖锐,多次被弹劾落职,如1181年因“莫须有”罪名被罢官,成为人生转折点。

晚年境遇

退隐与复出:

先后退居江西铅山、上饶,后复出任福建安抚使,但因年老体弱,始终未能实现北伐理想。

逝世: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在铅山病逝,享年68岁,追赠少师,谥号“忠敏”。

三、文学成就与影响

词作特点

风格:

以豪放为主,兼具雄浑气势与细腻情感,代表作有《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

主题:多抒发抗金壮志、民族忧思,如《美芹十论》虽为奏疏,但词作中常融入军事谋略。

历史地位

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对南宋词风影响深远,开创豪放派新境界。

四、总结

辛弃疾一生以抗金为使命,兼具军事才能与文学造诣,其词作与人生经历共同构成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成为南宋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