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因深受 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先后改名为“知行”和“行知”。
具体来说,陶行知在大学期间接触到王阳明的思想,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将自己的名字从“文濬”改为“知行”。后来,他在《生活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行知行》一文,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因此将名字正式改为“陶行知”。
这一系列的改名不仅反映了陶行知对王阳明学说的深入理解和推崇,也体现了他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深化。陶行知认为,实践是知识的起点,知识是实践的完成,这一观点在他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因此,陶行知得名的来历主要是因为他受到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反思和深化自己的教育理念,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