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不争不抢、谦和的语句有以下几句:
矜而不争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解释:君子应保持庄重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与人结成宗派。
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泰而不骄,矜而不争。”
解释:君子能够在和谐中保持不同,在周遍中保持不偏私;在安泰中不骄傲,在矜持中不争执。
无所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解释: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那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争口舌之快
子贡曾在市集遇见质疑孔子的商贩,对方讥笑:“汝师终日讲仁德,可能当饭吃?”子贡正要反驳,被匆匆赶来的颜回制止。后来孔子教导弟子:“与人争辩如同对风吐唾,先污的是自己的脸。”
解释:孔子认为与人争辩是愚蠢的行为,不如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尊严。
不争虚名浮利
齐景公欲赐孔子廪丘之地,孔子坚辞不受:“君子当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释: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贪图虚名浮利,而应在功成名就后顺其自然。
不争眼前得失
孔子困于陈蔡时,颜回拾尘的故事堪称典范。饭甑落灰,颜回默默捡食沾尘的饭粒,面对子路质疑,他只说:“弃之可惜,天道惜物。”后来孔子赞叹:“回也视三釜金如观蚊虻过目。”
解释:孔子教导弟子在面对得失时,应保持淡定和谦逊。
不争他人短长
子路曾问:“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可得乎?”孔子抚琴而答:“喜者进阶,怨者止步。”
解释:孔子认为君子应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而不要因他人的短处而心生怨恨。
这些语句都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谦和、不争的君子风范,强调在与人相处时应保持庄重、谦让和宽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