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原话出自 《日知录·正始》,原文为:“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 国家的兴亡是皇帝和他的臣子的责任,而天下的兴亡则是所有人的责任。顾炎武强调,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这句话在流传过程中,有时会被误读为“国家兴亡,匹夫无罪”,这可能是由于对原文的误解或断章取义所致。实际上,顾炎武的原意是强调“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即保护天下,即使是地位低下的普通百姓也有责任。
因此,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原话是:“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