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之间,共传14世,28王。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因成功治理洪水而获得了部落联盟的拥戴,成为首领。大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打破了禅让制,开启了世袭制,标志着夏朝的正式建立。
夏朝的政治制度为世袭制,初步形成了以王权为中心的统治体系,但权力相对松散,各部落仍保持一定独立性。经济上,夏朝以农业为基础,主要种植粟、黍等作物,手工业开始发展,但技术尚不成熟。社会结构上,夏朝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贵族掌握权力,平民从事生产,奴隶则处于底层。
夏朝的文化与宗教方面,人们崇拜自然神和祖先,祭祀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夏朝可能已使用早期文字,但尚未发现确凿证据。历法方面,夏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夏朝的衰落与灭亡与内部腐败和外部威胁有关。商部落首领汤起兵反抗,最终击败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考古学家在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被认为是夏朝晚期的都城,尽管其与夏朝的直接联系仍有争议,但为研究夏朝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