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于人云亦云的行为持批判态度。他 强调应通过个人的理性判断来形成是非标准,而不应盲目跟随他人的观点。在《论语》中,孔子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大家都厌恶某人或某事时,自己必须去考察真相;当大家都喜欢某人或某事时,自己也必须去考察真相。孔子认为,一个人的好与坏不是绝对的,因为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他主张不应从第三个人的口中得出对别人的结论,而应应用自己的标准去看待他人。
此外,孔子还推崇调查真相,拒绝只看表面和人云亦云,更不可随便听信所谓的权威。他认为,在知人论世上必须独立思考,对一个人不应该以众人之是非标准来决定自己的是非判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考察。
综上所述,孔子的观点明确地反对人云亦云,强调独立思考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他鼓励人们在面对众人的言论时,应保持理性和谨慎,通过自己的考察和判断来形成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