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篇,主要意思是:
奢则不孙:
奢侈了就会显得不谦逊、不顺从,甚至越礼。这里的“孙”同“逊”,表示恭顺、谦逊。
俭则固:
节俭了就会显得寒酸、鄙陋。这里的“固”表示简陋、鄙陋。
与其不孙也,宁固:
与其显得不谦逊,宁可显得寒酸。孔子认为,不谦逊比寒酸更为不可取。
启示
这句话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和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警示与引导作用。孔子提醒人们要警惕奢华带来的自傲心态,不能仅仅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忽视了品德修养。即使生活条件允许,也应当保持谦逊、低调的生活态度,避免因财富外露而变得傲慢无礼。同时,他也强调节俭是一种美德,但过度节俭可能导致吝啬,而吝啬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缺点。
总结
孔子的这句话强调了谦逊和节俭的重要性,认为在奢侈与节俭之间,保持谦逊更为重要,因为奢侈不仅越礼,还会导致个人品德的下降。因此,人们应当追求内心的谦逊和品德的修养,而不是外在的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