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的故事、古诗、名或谚语如下:
程门立雪
故事概述: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为了向程颐请教问题,冒着大雪在程颐家门外等待,直到雪积一尺多厚。程颐醒来后,被杨时的诚心所感动,于是开始传授他学问。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子贡结庐
故事概述: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子贡悲痛欲绝,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墓六年,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敬仰。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谚语:这句话表达了尊师重道的精神,意味着教师在学生的一生中扮演着如同父亲一样的角色,学生应当永远尊敬自己的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诗:出自韩愈的《师说》,这句话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即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古诗:出自葛洪的《勤求》,这句话表达了教师恩情的深厚,甚至超过天地和父母。
岳飞祭拜周同
故事概述: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其军事才能卓越的背后,始终不忘师恩,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到老师周同的墓前祭拜,并痛哭一番,表达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
汉明帝尊师桓荣
故事概述:东汉皇帝汉明帝刘庄对其太子时的老师桓荣非常尊敬,继位后仍以师礼相待,甚至在桓荣生病时亲自慰问,去世时更是亲自临丧送葬。
唐太宗教子尊师
故事概述: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子女教育,选择德高望重的老师来教导儿子们,并告诫他们要尊重老师。
这些故事和典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强调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学生应当怀有感恩之心尊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