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 启发式的问答教学法,通过双方的交谈,在问答过程中不断揭示对方谈话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逐步从个别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的理性认识、定义和知识。苏格拉底将其比作“精神助产术”,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问题的讨论从具体事例出发,逐步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走向某种确定的知识。
具体步骤如下:
讽刺(或称作“诘问”):
苏格拉底在与别人谈话时,经常装作什么也不懂,向别人请教,让人家发表意见。他这样做是为了引导人们发现自己认识中的矛盾,意识到自己思想的混乱,怀疑自己以前的知识,迫使自己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助产(或称作“引导”):
在揭示矛盾后,苏格拉底会进一步提问,通过启发和诱导,让对方发现自己认识的混乱并否定原有认识。然后,他引导对方走上正确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认识,形成概念。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己认识到自身认知的矛盾,从而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并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苏格拉底一贯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这正像他的母亲费娜瑞特(Phaenarete)是一个产婆,自己年老不能生育,却能给人接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