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庭抗礼”的成语信息如下:
一、成语含义
基本释义 原指宾主相见时分别站在庭的两边行礼,现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的关系。
引申含义
可表示双方互相对立或搞分裂,如“学衡派”试图与五四文学革命分庭抗礼。
二、成语出处
典籍依据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反义词
四、用法示例
正面评价
“在科技领域,华为与苹果分庭抗礼,共同推动行业创新。”
负面比喻
“部分势力试图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最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
五、结构与发音
结构: 联合式成语,作谓语、宾语,仅用于双方 拼音
该成语通过“分庭”与“抗礼”两个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双方对等关系的形成过程,既可用于描述平等合作,也可暗含对抗意味,需结合语境理解具体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