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她发现的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杨倩:
清华大学2018级本科生,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夺得首金,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激情与活力。
宋哲:
北京理工大学2019级博士生,扎根卫星通信测量领域,用科研攻关助力相关领域解决多项痛点难点问题。
周锦宇:
兰州大学2020级硕士生,在稀土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中攻坚克难,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周杰:
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博士生,在人工智能领域潜心钻研,开发情感赋能机器人,助力老龄化社会助老服务和关爱留守儿童。
黄君婷:
温州医科大学2017级本科生,首创并促成“器官捐献志愿与电子医保卡智慧互联”试点,致力宣传推广人体器官捐献事业。
刘耀东:
武汉工程大学2018级本科生,参与碳化硅陶瓷膜应用领域相关研究,共拥有国家专利11项,成果转化率达到90%。
吕妙言:
通过竞选成为学校少先队大队长,积极组织少先队活动,传承红色精神,带领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动感中队”。
赵梦雨:
锦江区机关“青春领航”宣讲团成员,区委政法委工作人员,以“强国有我,不负韶华”为青春誓言,激励新时代青年。
于敏:
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从事核武器研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道豫:
原外交部驻美大使,以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外交能力,完美表达中国立场,为国家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北斗卫星团队:
核心人员超过六成是“80后”,在科技领域展现着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这些事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各自领域中奋发有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精神风貌。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负韶华,强国有我”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