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它强调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兴衰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忧患困境中会因经受磨砺而得以生存发展,而在安逸享乐中则容易因懈怠丧失斗志,最终走向衰败灭亡。
在这句话中,孟子通过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他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正视困难与挑战,不断学习提升,突破自我。同时,对于国家而言,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