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的名人逸事成语?

时间:2025-03-16 12:50:48 伤心文案

关于信的名人逸事成语有以下几个: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最终,有人将木头搬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曾参杀猪:

曾参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过后,曾参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以示诚信。

尾生抱柱: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君子之约/童叟无欺:

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

季扎挂剑:

季扎是春秋时吴王寿梦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他很有才华,寿梦在世时就想把王位传给他,但季扎避让不答应。后来,季扎受吴王的委托出使北方,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在接待季扎时,看到了他佩带的宝剑,流露出喜爱之情。季扎也看出徐国国君的心意,就打算把这宝剑送给徐国国君作为纪念。但是这把剑是父王赐给他的,是他作为吴国使节的一个信物,他到各诸侯国去必须带着它,现在自己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能把它送给别人呢?季扎暗下决心,返回时一定把此剑献上。后来,他离开徐国,途经徐国时,得知徐国国君已死,他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解下身上的佩剑,挂在坟旁的树木之上。

这些成语和故事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信”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