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一部 编年体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全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