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并阐述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具体内容包括:
描写猫和鼠的秉性:
文章首先描写了猫和鼠的一些特性,如猫喜欢玩弄猎物、天生一副媚态、繁殖时嗥叫等。
阐述仇猫原因:
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鲁迅认为猫的性情相较于其他猛兽更加残忍,喜欢折磨弱者,并且猫本和狮虎同族,却有一副媚态。
清算猫的罪行:
鲁迅在文中详细清算了猫的罪行,包括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在繁殖时嗥叫令人心烦、以及吃了作者小时候心爱的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
批判“中庸之道”:
文章最后批判了“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
通过这些内容,鲁迅以动物喻人,以议论为线索,夹叙夹议,寓意深厚,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