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中秋月]的解释?

时间:2025-03-17 09:07:12 经典文案

李峤的《中秋月》是一首五言绝句,借咏中秋的月亮,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全诗如下:

```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

诗文解释: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盈缺: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青冥:指天空的深远和浩渺。

东风:指春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永恒。

万古吹:形容东风自古以来一直在吹拂,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丹桂:指月宫中的桂树,象征美好和永恒。

轮枝:指月亮的圆形枝条,象征团圆和完美。

不长出轮枝:问句形式,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圆魄:指中秋的圆月。

寒空:指寒冷的夜空。

四海同:形容天下各地的人们都在仰望同一轮明月,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共通性。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安知:哪里知道。

千里外:指遥远的地方。

雨兼风:指风雨交加,象征世间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不有:表示反问,强调即使在同一轮明月下,千里之外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天气和境遇。

总结:

李峤的《中秋月》通过描绘中秋圆月的景象,引出了对时间、人生、美好事物和世间变化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月亮的盈亏、东风的永恒、月宫中的桂树和天下共赏明月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美好事物无法长久以及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的感慨。最后,通过反问句“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提醒读者,即使在同一轮明月下,千里之外也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雨和境遇,暗示了世间的变化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