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的意思是冷静沉着,形容遇事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其中,“从容”指的是悠闲、不忙乱,而“不迫”则是指不急促、不紧张。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紧急情况或压力时,能够保持镇定,不惊慌失措,从容应对。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一个从容不迫的人能够迅速分析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从容不迫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刘世龙传》,原文是“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在巴金的小说《家》中,也有类似的描述:“这些人从容不迫地叩了头,花费了半点钟以上的时间。”。
在语法上,从容不迫可以作为谓语、定语或状语,用来形容人的举止或行为。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褒义,用来赞扬那些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镇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