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下是一些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和故事:
名言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百善孝为先。——《论语》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老人今天就是自己明天。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
从小不知老娘亲,育儿才知报娘恩。
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内睦者,家道昌。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
故事
孝感动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始终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最终登上天子位,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这些名言和故事不仅体现了孝亲敬长的重要性,也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榜样和启示。希望这些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