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原名顾绛,字宁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是苏州府昆山千灯镇人。他的父亲是顾同应,母亲是何氏,他们共有五个子女,顾炎武排行第二。顾炎武自幼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子,而顾同吉的妻子王氏(王逑之女)在顾同吉去世后,独自抚养顾炎武成人,并教他读书。
顾炎武的子女情况如下:
顾纾:
顾炎武的长子。
顾缵:
顾炎武的次子。
顾缃:
顾炎武的三子。
顾绳:
顾炎武的四子。
顾济:
顾炎武的堂兄弟,顾炎武的堂兄弟,顾章志的儿子。
顾炎武的嗣母王氏在顾炎武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她不仅独立抚养顾炎武,还教他读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氏在明崇祯九年因未嫁守节和断指疗姑之事受到明朝表彰,被御赐“贞孝”牌坊,事迹被载入《明史·列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