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孟子三章的注释?

时间:2025-03-13 12:24:55 经典文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

环而攻之:包围着它攻打。

而不胜:却不能取胜。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并不是不坚固精良。

米粟非不多也:粮食并不是不多。

委而去之

:放弃。

: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使人民定居下来。

封疆之界:疆域的边界。

固国:巩固国家。

山溪之险: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震慑天下。

兵革之利:武器的锐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的人。

失道者:不能施行仁政的人。

多助: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寡助:得到少数人的支持。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支持的人少到极点。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背叛他。

多助之至:支持的人多到极点。

天下顺之:天下人归顺他。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

不战:不战则已。

战必胜矣:战就一定能胜利。

这些注释涵盖了《孟子三章》中的主要词汇和句式,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孟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