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是 孟子的一篇著名散文,出自《孟子·告子上》。这篇文章 探讨了在生命与道义之间如何抉择这一永恒的话题。孟子通过比喻和论证,提出了“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重要观点。
文章开篇通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比喻,引出了生命与道义之间的选择。孟子认为,虽然鱼和熊掌都是令人喜欢的美味,但它们不能同时得到,必须舍弃其中之一。同样地,生命和道义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当它们不能同时拥有时,人应该选择道义而不是生命。
孟子进一步论证了义的重要性,指出“义,路也”,意味着道义是人生的正确道路。他通过对比“苟得”和“舍生取义”的行为,强调了人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还指出,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去本心,即失去舍生取义的决心。
文章最后,孟子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来强调,舍生取义之心不仅贤者有,每个人内心都有,只是贤者能够保持这种初心不丧失。
总的来说,《鱼我所欲也》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入的论证,阐述了义重于生的观点,强调了人在面对生命与道义的抉择时,应该舍生取义,保持善良的本性和坚定的道德信念。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