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关学习的名言有哪些?

时间:2025-03-11 08:05:52 经典文案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丰富而深刻,涵盖了学习的态度、方法、目的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学习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人做学问,就要把所学知识及时用在生活实践上去,同时经常去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体验到学习的无穷快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孔子说:“(如果)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长处(优点),而跟从(学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要重复去教他了。”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永不满足,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怠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饱暖安逸,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的上是好学习的君子了。”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还不如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了解(知识)的人比不上喜欢(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乐的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说:“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去请教他人、不羞耻于向他人去请教有些人认为很低端、很简单的问题。”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像追赶不上,还怕失去。”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孔子对学习的深刻理解,也为后世的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通过这些名言,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以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去学习和实践,从而不断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