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译文加细节描写?

时间:2025-03-10 23:56:35 经典文案

《自相矛盾》译文及细节描写

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商人。他首先来到市场,高声夸赞自己的盾:“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接着,他又转向夸赞自己的矛:“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即我的矛锋利无比,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被它穿透。

这时,有好奇的人上前询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商人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哑口无言,无法给出答案。因为他的矛和盾在逻辑上形成了自相矛盾的情况:一个盾不可能同时既无法被穿透又能够穿透其他盾,而一个矛也不可能既锋利到能穿透一切又无法穿透某个盾。

周围的人都开始嘲笑他,认为他的说法自相矛盾,不可能同时成立。这个小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自相矛盾”,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