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意思:春天播种一粒谷粒,秋天可以收获万颗子粒。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却生活困苦的现实问题。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意思:听说秦地西边有风雨,询问西风何时才能回来。白发的老农站在麦场的高处,望着天空中的云层。这首诗表达了老农对天气变化的期盼和对丰收的渴望。
《贫女》- 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意思:哪个女子敢说,我这双巧手能比得上针法的灵巧呢?却不把双眉斗得画得长长的。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这首诗通过贫女的口吻,表达了劳动者的辛勤和牺牲。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意思:山原葱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乡村四月里人们都很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开始插秧了。这首诗描绘了乡村四月的繁忙景象,赞美了劳动者的勤劳。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意思:卖炭的老翁,砍柴烧炭在南山中。脸上沾满灰尘,头发被烟火熏得乌黑。卖炭得到的钱干什么用呢?只够买身上穿的衣服和口中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炭价便宜希望天更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雪,清晨驾着装炭的车在冰面上行走。牛已经困乏,人也很饥饿,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还在集市外泥泞的道路上休息。突然有两位骑马的使者来了,穿着黄衣服,拿着文书,口称皇帝的命令,叫人们赶着牛车往北走。一车炭重一千多斤,宫使催着赶路,舍不得离去。半匹红纱和一丈绫,还挂在牛头上当作炭的价格。
这首诗通过描写卖炭翁的艰辛生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公。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意思: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这首诗通过对比江上渔者的艰辛和饮酒作乐的人们,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敬意。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意思:农夫抛秧,田妇接秧,小儿拔秧,大儿插秧。他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