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 唐·王维
>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静夜思》- 唐·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凤栖梧》- 宋·柳永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千秋岁·数声鶗鴂》- 宋·张先
>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五代·顾夐
> 愿以我心,换你心,方知这份相思有多深沉。
《除夜作》- 唐·高适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 唐·杜牧
>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乡思》- 宋·李觏
>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闻雁》- 唐·韦应物
>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杂诗》- 唐·王维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竹枝》- 唐·刘禹锡
>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 隋·江总
>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示儿》- 宋·陆游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渔家傲》- 宋·范仲淹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