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和挫折的名言和名人的故事如下:
曾子杀猪
名言: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故事:曾子的妻子去集市,孩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
商鞅立木为信
名言:商鞅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故事:春秋战国时,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但所有民众都不信,直到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时,才有一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
季布一诺千金
名言: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故事:秦末时期,有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后来,季布跟随项羽战败,为刘邦通缉,不少人都出来保护他,使他安全地渡过了难关。最后,季布凭着诚信,还受到汉王朝的重用。
郭沫若偷花
名言:郭沫若的妈妈说:“虽然我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
故事: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皇甫绩守信求责
名言:皇甫绩的外公说:“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20大板。”
故事: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回到外公韦孝宽家,在韦家自家学堂学习。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对孙辈们的管教更是严厉。在私塾刚开学的时候,外公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20大板。有一次,大家没完成作业,被外公知道了,然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这些名言和故事不仅展示了诚信的重要性,还体现了挫折对名人的影响和激励。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