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课藤野先生描写句子和作用?

时间:2025-03-19 00:06:54 心情文案

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藤野先生的描写句子及其作用如下:

外貌描写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这些描写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形象,表现出他的严谨教学、不拘小节、生活简朴等特点。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读者可以初步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语言描写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这些语言描写展现了藤野先生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关怀。特别是最后一段,通过对藤野先生教诲的回忆,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侧面描写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这些侧面描写通过描绘其他人物(如清国留学生)的行为和态度,间接地反映了藤野先生的品格和影响力。例如,通过描写留学生们的辫子造型,讽刺了他们的庸俗和腐朽思想,从而突出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对比描写

“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通过这种对比描写,鲁迅以幽默的笔调揭示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崇洋媚外的风气,进一步突出了藤野先生的正直和严谨。

综上所述,藤野先生的描写句子通过外貌、语言、侧面和对比等多种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严谨治学、不拘小节、认真负责、充满关怀的学者形象。这些描写不仅使读者对藤野先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