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英格索尔
真正的文明在于每个人把自己应得的权利留给他人。
罗斯金(英国)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
朱熹
让者,礼之实也。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吕岩(唐)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一毫之恶,劝君莫作。
王梵志(唐)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
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
王安石(宋)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左丘明(春秋)
失信不立。
孟子(战国)
仁者无敌。
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春秋)
不学礼,无以立。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但丁(意大利)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罗曼罗兰(法国)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爱默生(美国)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不学礼,无以立。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约翰洛克(英国)
文明是我们所理解的一切美好和真善美的体现。
这些名言涵盖了文明的不同方面,包括个人修养、社会责任、道德规范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文明的重视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