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他的创业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马云曾三次高考才考进杭州师范学院,后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师。1992年,他创办了海博翻译社,为了生存下去,马云背着大麻袋去义乌、广州提货,曾贩卖过内衣、鲜花、礼品、医药等小商品。一次去美国的机会遇到了互联网,于是回国后开始第二次创业,自己拿出七千元,向亲友借了一万多,凑足两万元创办“中国黄页”。虽然最终因竞争激烈放弃,但1997年马云与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网站。因不愿受束缚而辞掉公职南归,开始了第三次创业,当时没有房子,就在他家里干。他和他的创业成员凑足50万元,创建了阿里巴巴至今。
柳传志
柳传志是联想集团的创始人,他的创业故事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20万,11个人,一间破传达室,当年的柳传志根本不知道为何要成立公司,随大流下海创业。为了发工资,他带领所有员工当过“倒爷”、拉过板车、在中关村摆过地摊,卖过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运动服、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被认定投机倒把罚款100万,被认定走私罚款300万,40多岁的他,仍旧还没有找到人生的方向。而如今的联想已经成为民族计算机产业的象征。
宗庆后
宗庆后是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他的创业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42岁才创业成功的宗庆后,深知中年人创业的不易。他曾经以“蹬三轮”为生,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建了娃哈哈集团,成为了中国饮料行业的首富。
李嘉诚
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企业家,他的创业故事同样激励了无数人。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其道。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70年代的香港,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
这些名人的创业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坚韧不拔和远见卓识,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