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时间:2025-03-17 11:19:00 心情文案

王亚南:

王亚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也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1933年,他在去欧洲的客轮上,即使遇到巨浪滔天,也坚持在船上读书,最终被绑在柱子上继续阅读,这种精神令人赞叹。

黄侃: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京大学主讲国学,他终日潜心研究,有时甚至将馒头和辣椒作为佐料,边吃边看书,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和刻苦精神。

鲁迅: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并获得金质奖章。他用卖奖章的钱买了几本书和辣椒,晚上用辣椒驱寒坚持读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苏洵: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小时候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最终成为文学大家。

梁灏:

五代时期的梁灏,从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不断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才考中进士,时年八十二岁。他的坚忍不拔精神令人敬佩。

匡衡:

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因家境贫寒无法买灯油,凿通邻家的墙壁,借着微弱的光亮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学者。

孙敬:

东汉时期的孙敬,为了避免疲劳瞌睡,用绳子将自己的头发悬在屋梁上,并用锥子刺大腿,以此保持学习状态。

苏秦:

战国时期的苏秦,年轻时学问不多,曾到多处做事不受重视。回家后,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时用锥子刺大腿保持清醒,最终成为著名的政治家。

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刻苦学习,凭借自己的努力,半工半读,自学完成高中课程,并最终成为数学界的巨匠。

林兰英:

女科学家林兰英的家乡在福建省莆田县,她在旧社会女孩子上学很困难,但她坚持学习,最终考上中学并年年成绩优异,成为家乡的榜样。

这些故事展示了名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勤奋学习,不断追求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