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景物描写摘抄加赏析?

时间:2025-03-16 18:55:32 心情文案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小说,其中对老北京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进行了深刻描绘。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景物描写及其赏析:

六月十五那天

摘抄: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赏析: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把柳树拟人化,写出柳树在烈日下已经发蔫得十分厉害;三个“处处”,把人们热得无处可逃的感觉描写得十分传神;把老城比作烧透的砖窑,足见天气的燥热,环境的恶劣。景物的选择十分典型,形容也十分恰当:发着白光的马路,发烫的尘土······整段话让读者如临其境,如在其中,使读者切身感受到烈日下拉车的祥子的辛苦,感受到当时底层百姓的痛苦生活。

晴天的描写

摘抄: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冷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鸡鸣犬吠,和小贩们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得很快,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洋车都打开了布棚,连上的铜活闪着黄光。便道上的骆驼缓慢稳当地走着,街心中汽车电车疾驰,地上来往着人马,天上飞着白鸽,整个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静得痛快,一片声音,万种生活。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晴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蓝天、白云、鸡鸣犬吠、小贩的吆喝声、闪着黄光的铜活、缓慢稳当的骆驼、疾驰的汽车电车、来往的人马、飞翔的白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老北京的生活场景,也通过动与静的对比,突出了晴天的宁静与舒适,与后文描写恶劣天气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风雨中的描写

摘抄: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风,……一切都惊慌失措。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的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风过去,街上的幌子,小摊,与行人,仿佛都被风卷了走,全不见了,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狂风暴雨中的混乱场景,烘托出环境的恶劣和人物的无奈。满天的黑云、肆虐的狂风、扯下的雨布、惊慌失措的人群、被风卷走的幌子和小摊、狂舞的柳枝,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这些描写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紧张感,也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风雨的威力和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夜晚的描写

摘抄:平坦的路,没什么人,微微的凉风,静静的灯光。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的有趣与可爱。

赏析:这段描写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平坦的路、微微的凉风、静静的灯光,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舒适的画面。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祥子对生活的热爱,也通过对比白天的艰辛,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增强了小说的情感表达。

这些景物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恰当的比喻,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老北京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和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