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原名 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前苏联时期的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及学者。他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广阔背景,尤其是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匠家庭,并在4岁时失去了父亲,之后寄居在外祖母家。由于家庭贫困,他仅上过两年小学,但这并未阻止他对知识的渴望。他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并开始文学创作。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包括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以及描写流浪汉生活的《切尔卡什》。1899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1901年,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被捕,并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
在革命时期,高尔基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年,他发表了代表作《母亲》,该作品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1906至1913年间,因沙皇政府的迫害,高尔基侨居意大利,成为政治流亡分子。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详细记述了他早年的艰苦生活和成长经历。1913年,他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并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25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并在1925至1936年间完成了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他最后一部巨著。
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并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在莫斯科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