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谦虚的名言包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7·22)——三个人里面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4)——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朋友是不是忠实诚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像追赶,怕的是失去。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我有所不知道的,别人也许知道,我多听一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一看,把所看到的记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如果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遇到应该做的事,即使和老师争论也不退让。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君子在别人困难时给予帮助,但不会因此而变得富有。
“每事问。”——《论语·几佾(yì议)》——每件事情都要请教。
这些名言都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虚怀若谷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