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牧民》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左传·昭公元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礼记·儒行》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曹植《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徐锡麟《出塞》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于谦《立春日感怀》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岑参《送人赴安西》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陆游《金错刀行》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文天祥《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司马迁
“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李白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吕坤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这些文言文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深深的热爱和忠诚,体现了古代士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