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这一传统佳节,以其明亮的月光和团圆的意义,成为了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源泉。他们通过诗句和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句
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典故
嫦娥奔月:嫦娥因误食仙丹,飞升至月宫成为仙女,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吴刚伐桂:吴刚因犯错被贬至月宫砍伐桂树,每次砍下后又立即合拢,象征着对美好愿望的追求。
玉兔捣药:月宫中的玉兔捣制仙药,象征长寿和成仙。
中秋节的月亮,不仅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团圆和希望的象征。这些诗句和典故,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美丽的艺术形象,成为了中秋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