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作者: 理查德·道金斯
本书在基因领域具有颠覆性,提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一观点引发了社会各界重大争议。道金斯还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创造了“觅母”(meme)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
《黑猩猩的政治》作者: 弗朗斯·德瓦尔
本书详尽叙述了黑猩猩群体之中围绕着权力和性行为所展开的竞争和联盟,得出了这些行为不是出于本能,而是智慧的惊人结论。这一发现不仅震撼了动物学界,而且也让人们通过黑猩猩洞悉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行为。
《道德动物:我们为何如此思考、如此选择?》作者: 罗伯特·赖特
本书试图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人们的日常行为、思想和情感,以达尔文的人生经历为案例,探讨爱情、亲情、友情等现象背后的进化逻辑。
《人性论》作者: 大卫·休谟
本书全面阐述了大卫·休谟关于人性的思想,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分别讨论知性、情感和道德。
《问心:我读孟子》作者: 林安梧
本书以轻快的笔触解读孟子思想,将经典与生活的相互参透娓娓道来,是接近孟子思想最好的入门书,展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性善论。
《荀子》作者: 荀子
荀子最著名的是其性恶学说,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对。他强调人性本恶,但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使人向善。
《尼各马可伦理学》作者: 亚里士多德
本书是西方伦理学的开山之作,探讨了德行、善与恶等伦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在于行善而不是受到善的对待。
《善恶的彼岸》作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
本书是尼采晚期的重要著作之一,他力图界定“善”与“恶”这两个相对的词,为图区分道德和非道德。书中触及了尼采哲学的许多最深层的原理。
《理想国》作者: 柏拉图
本书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建,强调正义与智慧的价值,教导我们的灵魂追求美德。柏拉图颠覆了传统的权力观,认为哲学家应为政治家,能够治理国家的只有真正懂得正义和智慧的人。
《形而上学》作者: 亚里士多德
本书揭示了存在的本质,通过一系列哲学概念奠定了西方思想的基础,让我们反思事物如其本来样态,力求绝对真理的认识。
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人性的本质、道德、情感、权力等哲学问题,对于理解人性哲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书籍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