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家》的名词解释?

时间:2025-03-12 11:59:57 心情文案

《家》是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属于《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小说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1933年由开明书局出版首本单行本。

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通过描绘这个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并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小说的主要人物包括18岁的高觉民和弟弟高觉慧,他们热衷于新思想,以及觉新,他是两兄弟的大哥,也是高家的长房长孙。小说中还涉及了其他人物,如觉民与姑妈的女儿琴表妹的爱情,觉慧的心上人鸣凤等。

《家》的主题围绕家庭、封建制度以及个体的反抗展开。巴金通过这部作品,将自己的青春回忆与对社会现象的洞察结合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小说中的封建大家庭,长辈的专横和长幼之间的权力斗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

在1958年,巴金对《家》进行了修订,将“资产阶级的家庭”修改为“封建大家庭”,这一修改反映了文学与社会的深刻交织,尤其是在经历过1930年代对家庭与社会反思的文人中。

《家》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不仅揭示了个人的命运挣扎,也反映了时代变革下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