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的简介?

时间:2025-03-12 11:21:13 心情文案

高适(约704年-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朝时期大臣、边塞诗人。以下是高适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

高适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他二十岁曾到长安,求仕不遇,后漫游燕赵,想在边塞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但也没有找到出路。

后来过着贫困流浪生活,曾和李白、杜甫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

仕途生涯

近50岁时,高适由张九皋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不久辞去。

天宝十二年到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中掌书记。

此后历任侍御史、谏议大夫、淮南、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等职,人称“高常侍”。

安史之乱后,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璘谋反,后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最后任散骑常侍,死于长安。

诗歌创作

高适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既承载了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流露出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异的特质。

他的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以雄浑悲壮的边塞诗著称。

高适的代表作品包括《别韦参军》《燕歌行》《别董大》《封丘作》等。

个人成就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他的诗歌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展现了盛唐时期士人的风采和边塞诗的辉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