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中的杭州宣言摘抄如下: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新版小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我的山河》)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唯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沙原隐泉》)
杭州的美丽,已经被历代文人倾注了太多的描写词汇。这是世间一切大美必然遇到的悲剧,人们总以为大美也可以被描写,因此总让它们沉陷在一大堆词汇之间。而这些词汇,同样可以描写小美、中美、平庸之美、勉强之美、夸饰之美。这情景,就像一位世界等级的歌唱家被无数嘈杂的歌喉包围。(《杭州宣言》)
钱镠这个人的存在,让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产生了一些疑问。他,不是抗敌名将、华夏英烈,不是乱世枭雄、盛世栋梁,不是文坛泰斗、学界贤哲,因此很难成为历史的焦点、百世的楷模。他所关注的,是民众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涨落、湖水的浊清。(《我的山河》)
这些摘抄反映了余秋雨对杭州及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示了杭州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