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和伏尔泰是启蒙运动中的两位重要人物,尽管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推崇自由和平等,但他们的思想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最终导致了他们之间的恩怨。
思想差异
伏尔泰:他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支持开明君主制,认为通过理性和改良可以实现社会进步和个人权利的自由。
卢梭:他主张更为激进的社会变革,提出“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认为社会不平等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加剧的,主张打碎旧制度,建立共和制。
互相批评
卢梭认为伏尔泰的思想中充满了宿命论和悲观色彩,而伏尔泰则批评卢梭的作品是非社会的、反人类的。
伏尔泰在《关于里斯本灾难与自然法之诗》中讥讽卢梭的绝望情绪,卢梭则抓住机会极力抨击伏尔泰。
伏尔泰在《公民的情感》中公开揭露卢梭遗弃孩子的隐私,卢梭则因此写了《忏悔录》进行反击。
哲学立场和世界观
伏尔泰是宽容的保守派,对封建主义专制的抨击较为温和,希望建立开明君主制。
卢梭则是狂热的革命派,对封建专制持极端和偏激态度,主张消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个人生活与背景
伏尔泰出身富贵,生活优越,而卢梭出身底层,一生颠沛流离。
这些个人生活的巨大差异也加深了他们的矛盾和冲突。
综上所述,卢梭和伏尔泰之间的恩怨主要源于他们在政治思想、哲学立场、世界观以及个人生活背景上的巨大差异。尽管他们同属于启蒙思想的阵营,但这些微小的差异被他们极端地扩大化,导致了他们之间的互相攻击和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