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陈汤传》
“人若犯我,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体现了中国气概中的强硬和决心。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强调君子应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以及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体现了中国品格中的自强和厚德。
《孟子•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论个人境遇如何,都应保持高尚品德,并在有能力时帮助他人的精神。
《庄子•齐物论》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句话体现了中国高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
《菜根谭》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这句话强调真正高雅的人物,用不着装扮做作,其一举一动自然而然地就能显示出超俗洒脱的高品位来,体现了中国格调中的本色风流。
南宋•汪莘《水调歌头》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这句话表达了中国气节中的宁折不弯,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忠诚和坚定。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兴亡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责任感和担当。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提倡人们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做到换位思考,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仁爱。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表达了为国家民族利益着想,把个人利益放在后面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奉献精神。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强调了忠诚和坚定的信念,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忠贞和牺牲。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句话表达了为追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不怕千难万险、纵死不悔的忠贞情怀。
《孟子》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勇往直前的精神。
《庄子·胠箧》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这句话表现了庄子外冷内热、愤世嫉俗的一面,也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赵匡胤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许别人沾手,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霸气和决心。
《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这句话表达了陈胜不甘平庸、追求远大理想的豪情壮志,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进取心。
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句话通过竹子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形象,体现了中国精神中的坚韧不拔。
这些名言和古诗词不仅体现了中国精神,还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独特价值观和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