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都是中国古代的成语,它们分别出自不同的典籍:
滥竽充数
出自 《韩非子·内储说上》。
故事讲述的是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南郭处士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齐宣王死后,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处士无法继续混水摸鱼,只好逃跑。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充好,蒙混过关。
画蛇添足
出自 《战国策·齐策二》。
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祭祀活动后,大家决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酒。有一个人画好蛇后,觉得还可以给蛇添上脚,结果反而输了酒。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这两个成语都通过生动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成为后人常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