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在1926年的语录主要反映了他对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深刻批判和对教育改革的重要见解。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语录:
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陶行知指出,当时的乡村教育让人们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导致人们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分利不先生利,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乡村教育的重要性
他强调,农村是中国的根,农民是中国的魂,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建设乡村的重要途径。只有把乡村教育办好,才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才能让国家强盛起来。
教育的本质
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文字为中心。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和实际能力。他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师的责任
他强调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不是简单地贩卖知识,而是要与学生共同甘苦,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指导他们。
德育的重要性
在谈到德育时,陶行知指出教育与训育不能分家,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他主张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这些语录不仅反映了陶行知对乡村教育的深刻见解,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