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颂”部分包含《周颂》《鲁颂》《商颂》三部分,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主要用于歌颂祖先功业和表达对神明的敬仰。以下是部分名篇的整理:
一、《周颂》名篇
《清庙》
“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于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通过祭祀场景歌颂文王祖先的德行与天命。
《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家天下,乃继于武王。”
阐述周朝天命的延续性,强调文王奠定的基业。
《武王伐纣》
“殷鉴不远,在夏后氏。殷武革命,周命维新。”
记述周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彰显天命更替。
二、《鲁颂》名篇
《駉》
“有駜 泮水 門宫,
马鸣燕雀,士乐同工。”
以马喻指鲁国国君,展现祭祀时的庄重氛围。
《泮水》
“泮水汤汤,郁郁葱葱。执子之手,与子偕行。”
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对祖先的追思与祝福。
三、《商颂》名篇
《那》
“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营建基业,万世永固。”
追述商汤建立商朝的功绩,体现祖先崇拜。
《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 召伯所茇,侯服于家。”
以甘棠树象征商朝的庇佑与德政。
其他补充
《芣莒》(《小雅》):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以采芣活动表现劳动之美,体现民本思想。
《式微》(《小雅》):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赞颂隐士坚守气节,隐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以上名篇均通过祭祀场景、自然意象或历史叙事,展现了《诗经》“美盛德之形容”的艺术特色,既是礼乐文化的载体,也是后世文学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