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写的传统美德名言包括: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出自《诫子书》,强调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以及节俭和朴素的生活习惯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体现了诸葛亮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爱意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指出基于权势和利益的交往是不稳定的,难以持久,提醒我们在建立人际关系时应追求真诚和深厚的友谊。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出自《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劝诫,鼓励人要有宏伟的志向,不应轻视自己。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出自《诫子书》,强调一个人要树立明确的志向,必须学会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也是出自《诫子书》,强调勤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树立远大志向对于学业成就的必要性。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提醒人们在做事前要考虑到可能的风险和不利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小到大,从简到繁,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基础做起,不可急于求成。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表明在困难和功劳面前,应以身作则,不居功自傲。
非宁静无以成学:
强调内心的宁静对于学习和成就的重要性。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才能或地位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受到宠爱而滥用权力。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不追求在诸侯中显达。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持功能而失信:
强调不应因自己的地位而轻视他人,不应固执己见而违背众人的意见,不应因功高盖世而失去信用。
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说明赏罚要公正,以激励功臣和禁止邪恶。
知人之道有七焉:
诸葛亮提出的识人方法,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其真实意图和品质。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强调忠诚的重要性,比喻人的忠诚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品德,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