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唐·白居易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
《韩非子·有度》
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张居正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吕不韦《吕氏春秋》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则圆,则必规矩。
《孟子·尽心下》
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屈原《离骚》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卜居》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魏晋 李康
揖让于规矩之内。
先秦 庄忌
操规矩而无所施。
两汉 东方朔
灭规矩而不用兮。
两汉 班固
工用高曾之规矩。
两汉 刘向
播规矩以背度兮。
唐代 陈羽
姑嫜严肃有规矩。
唐代 卢仝
五千道德新规矩。
唐代 贯休
乱拏乱抹无规矩。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阮籍《大人先生传》
微道德以久娱,跨天地而处尊。
且圣人以道德为心,不以富贵为志;以无为用,不以人物为事。
寒山《诗三百三首》
上上高节者,鬼神钦道德。
释文珦《骖服腾飞行》
恬淡道德之基,不义富贵奚为。
韩愈《原道》
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王建《上崔相公》
枯桂衰兰一遍春,唯将道德定君臣。
白玉蟾《董楼》
文章道德今谁似,事业功名我不无。
项斯《舜城怀古》
道德去弥远,山河势不穷。
陆游《病中偶书》
病觉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
王哲《浣溪沙》
理透阴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
这些古诗不仅反映了古代先贤对道德和规矩的重视,也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他们对道德底线的探讨和尊重。